近年来,南部经开区抢抓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机遇,坚持“工业强县、产业兴县”战略,围绕“机械制造、电子信息、新型铝材”三大主导产业建圈强链,积极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。
一是高层次推进交流互动。与合川高新区建立定期互访会晤机制,开展“制造业企业重庆行”活动,先后组织企业到合川高新区、永川大数据产业园、璧山经开区、两江新区数字产业园等考察学习,引导企业积极融入成渝市场,加快数字化、智能化改造进程,提升产学研合作深度,进一步扩大成渝产业合作空间。
二是高标准推进载体建设。按照“高科技产业、高附加产品、高入园标准”的要求,加快推进南部·合川产业园建设,进一步完善科技研发、共享办公、食堂宿舍等配套设施。目前已入驻企业超20家,年产值超10亿元、解决就业超1000人。
三是全链条推进产业协作。利用工信部全国唯一定点帮扶工业园优势,邀请赛迪研究院编制园区产业规划,深化与中汽协、中铸协的合作,鼓励南部汽车零部件、电子元器件生产企业将成都、重庆作为原材料、生产设备、零部件采购基地,支持三鑫南蕾、聚力机械等企业通过技改创新等方式提高技术实力,为重庆长安、重庆康辉、重庆金弓、成都大运、吉利四川等企业提供产品配套,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协作。2023年,南部企业为50多家重庆企业提供配套,采购原材料及产品约5亿元,提供汽车零部件、不锈钢泵阀制品、电子元器件约50亿元。
一是高层次推进交流互动。与合川高新区建立定期互访会晤机制,开展“制造业企业重庆行”活动,先后组织企业到合川高新区、永川大数据产业园、璧山经开区、两江新区数字产业园等考察学习,引导企业积极融入成渝市场,加快数字化、智能化改造进程,提升产学研合作深度,进一步扩大成渝产业合作空间。
二是高标准推进载体建设。按照“高科技产业、高附加产品、高入园标准”的要求,加快推进南部·合川产业园建设,进一步完善科技研发、共享办公、食堂宿舍等配套设施。目前已入驻企业超20家,年产值超10亿元、解决就业超1000人。
三是全链条推进产业协作。利用工信部全国唯一定点帮扶工业园优势,邀请赛迪研究院编制园区产业规划,深化与中汽协、中铸协的合作,鼓励南部汽车零部件、电子元器件生产企业将成都、重庆作为原材料、生产设备、零部件采购基地,支持三鑫南蕾、聚力机械等企业通过技改创新等方式提高技术实力,为重庆长安、重庆康辉、重庆金弓、成都大运、吉利四川等企业提供产品配套,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协作。2023年,南部企业为50多家重庆企业提供配套,采购原材料及产品约5亿元,提供汽车零部件、不锈钢泵阀制品、电子元器件约50亿元。
南部经开区